百歲黃埔同學檔案:周萬政,又名周文天,貴州遵義人,1921年10月出生。1939年7月,考入湖南武岡二分校第十七期步科。1941年7月,軍校畢業后分至國民黨18軍18師54團重機槍連任少尉、中尉排長,后調特技集訓隊任區隊長,調任軍部軍務處見習參謀、軍直屬運輸連副連長等職??箲饎倮蠓掂l,復入鎮(遠)遵(義)師管區思南團管區任中尉副隊長、副官,國民黨第49軍249師746團2營連長、副營長,后隨部在貴州水城起義。1951年,在貴陽市稅務局工作。1958年被劃為右派。1978年平反回原單位工作。1989年退休,現定居貴陽。
今年5月,我第一次見到百歲黃埔老人周萬政。與其說是采訪,不如說是聽他給我講了一堂生動的抗戰歷史課。老人就像一本“活歷史”,跟隨他的講述,遙想當年的烽火歲月,兵戎相見,熱血青年紛紛投身抗戰一線,誓死抗擊侵略者的畫面一一浮現在眼前……
目睹顛沛之苦 立志投考黃埔
1931年“九一八事變”爆發。不久,周老所在的遵義城里來了一批從東北逃亡過來的同胞,“他們高唱《流亡三部曲》,痛訴日寇在東北大地上燒殺擄掠的暴行?!蹦悄曛芾喜?/span>10歲,至今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。
抗戰全面爆發后,國民政府被迫遷都重慶。1939年2月4日,日軍對貴陽這座不設防的城市發起了大轟炸,史稱“二·四轟炸”。據史料記載,日軍18架轟炸機編成“品”字隊形分三隊侵入貴陽上空,對貴陽城中心進行了約3分鐘的轟炸,共投彈129枚,其中燃燒彈39枚。那年,周萬政18歲?!奥犝f了貴陽大轟炸的事情后,我知道,日本人已經打到了家門口,要想過太平日子,就只有把他們趕出去?!敝苋f政下定決心投身抗日保家衛國。
1939年7月,黃埔軍校在遵義設考點招生,周萬政十分欣喜,頓感參軍殺敵、保家衛國的機會來了,于是滿懷豪情、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招考,通過層層選拔后,順利考入黃埔軍校湖南武岡二分校十七期步科。
“由于當時西南地區交通條件艱苦,道路崎嶇難行,加之正值抗戰艱難時期,學校無法組織車輛赴遵義接新生入學,只能派遣老師帶領大家從遵義徒步前往湖南報到,途中每人每日僅4角錢伙食費,餓了就吃兩個粗面饅頭果腹,渴了則取山澗溪流或路旁泉水飲用;當時正值炎炎夏日,湘黔地區不是烈日當空,便是大雨傾盆,這使得一行人白天不是頂著似火驕陽趕路,就是冒著傾盆大雨前行,晚上在野外露宿又得與蚊蟲蛇蟻“同寢”,就這樣跋山涉水歷時30余天成功到達湖南校區報到?!敝v到黃埔入學經歷,周老向我們娓娓道來?!爱敃r根本不覺得苦,因為想著自己正一步一步地接近軍校大門,即將持槍挎刀上陣殺敵,渾身就充滿了力量,越走勁越足”。
進入軍校后,周萬政被編入七總隊四隊,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。每日堅持三操兩講,認真學習戰略戰術,刻苦訓練殺敵技能,緊張的學習和訓練,加上一顆急切想上戰場殺敵的決心,使周萬政褪去了青澀,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人。
血灑訓練場 親歷石牌戰役
1941年7月,周萬政從軍校畢業分配到國民黨18軍18師54團三營機槍連。在鄂西前線防守長江兩岸,阻擊日軍西進,期間,周萬政奉命親自率隊赴董家坡前線與日軍對峙,帶領部隊日夜堅守陣地,數次打退日軍的進攻,成功阻擊了日軍前進的步伐。
周萬政在部隊軍事技能過硬、理論水平較高,就被調到特技集訓隊任區隊長,負責給士兵訓練槍榴彈、手榴彈、刺槍劈刀等技能。在一次訓練中,有數枚手榴彈未炸,周萬政與另外三位區隊長為了查清原因,將手榴彈拆開,取出雷管放在水中浸泡,一天一夜后取出檢查,不料在檢查過程中雷管突然爆炸,導致周萬政左手三根手指當場被炸斷。傷愈后,調團部從事宣傳工作。1942年,周萬政先后調軍部軍務處任見習參謀、軍直屬運輸連副連長、輜重兵團等,后又調回軍直屬輸送連任副連長。
1943年5月,鄂西會戰——石牌戰役打響。那年,周萬政22歲,因在軍部參謀部任職,主要負責作戰指令下達及作戰信息收集,對石牌保衛戰情況刻骨銘心。據周老自述材料記載,“如果說三峽地區是最后的國門,石牌則是一道門栓,戰略位置極其重要,也是日軍進攻重慶奪取的重要目標。在這場戰役中,我國軍隊以江防石牌要塞為中心,以清江流域為戰場,誘敵至鄂西崇山峻嶺、溪流峽谷之中,一舉殲滅,誓死保衛重慶。18軍11師師長胡璉奉命堅守石牌要塞,立下‘成功雖無把握,成仁卻有決心’的軍令狀,并給父母妻子分別留下遺書,誓死保衛石牌。1943年6月,日軍水陸空猛攻石牌要塞,志在必得,我軍派出八千官兵,誓死御敵,其猛烈可想而知。在這場戰斗中,我軍將士以血肉之軀阻擋日軍的前進,戰斗十分慘烈。先以手榴彈轟之,繼而提槍肉搏,陣地數十次易守,又數十次擊退敵人的進攻。陣前尸如山積,血流成河,慘不忍睹。期間,我國空軍攜陳納德飛虎隊飛臨助陣,開啟了全線總反攻。同時,我軍79軍、66軍及時趕到,攻克漁洋關;121師攻克公安,并與185師攻克枝江。進而我軍取得全面勝利。這場戰役共殲敵25000余人,擊毀敵機45架,汽車75輛,船艇122只?!?/span>
石牌戰役的浴血一戰,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一次為數不多的以弱勝強,并最終以較小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著名戰役載入抗戰史冊。
不愿內戰當“逃兵” 回鄉不退黃埔色
抗戰勝利后,周萬政不愿參與內戰,便當了“逃兵”返回家鄉。返鄉后,復入鎮(遠)遵(義)師管區思南團管區任中尉副隊長、副官,主要負責征兵工作。后又加入49軍249師746團任營長,直至隨部在貴州水城起義。
1951年10月,周萬政被安排到貴陽市人民政府稅務局工作。1957年,被劃為右派送到遵義磷肥廠勞動教育,1978年底平反。重回工作崗位的周萬政如獲新生,工作積極努力,成績優異,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,直至1989年退休。
周萬政退休后,與老伴定居貴陽安享晚年的幸福時光。周老還積極參加單位的老同志活動和黃埔同學會的活動,親自整理和撰寫了自己的抗戰親歷,為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、遵義市檔案局等提供抗戰史料,繼續發揮余熱。2015年,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與省委統戰部、貴州電視臺合拍《橫空出世——貴州抗戰記憶》3集電視紀錄片,周萬政作為抗戰老戰士代表應邀出席開機儀式。
講到當今社會發展時,周老目光堅定、滿懷憧憬?!拔覀兘裉斓拿篮蒙?,要感謝我們的祖國,感謝中國共產黨,通過幾代人的努力,社會發展迅速,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,能參與其中是我一生的榮光。我為自己投身黃埔感到驕傲和自豪。于我而言,時光雖變遷,黃埔不褪色。”
貴公網安備 52010302000456號
黔ICP備20000336號-1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